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祝家庄是不是现在的小漫河

    信息发布者:如愿以偿
    2020-10-24 16:04:32   转载

    水浒英雄在蓟州之三打祝家庄的小漫河村

    ☆收藏

    • 施耐庵可能到过蓟县

        蓟县的水浒故事多出自于对小说的附会,即在《水浒》影响下产生了蓟县的水浒传说。

        但事情并不全是单向的,因为《水浒》中称“翠屏山在蓟州东门外二十里”,这可以说是很严格的写实。另外,小说中曾写到蓟州的白塔、宝严寺(独乐寺)、舞鹤楼(民间传为潘巧云的梳妆楼)等,这些都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。如果没有亲临其地,是不可能写得这样准确精彩的。

        据此推测,蓟县的风物和传说,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过《水浒》的创作。就是说,蓟县的水浒传说,有一部分可能来源很早,后来经施耐庵搜集整理并写入《水浒》。

        那么,施耐庵是否到过蓟县呢?

        施耐庵在元朝泰定年间,曾在大都(今北京)参加科考落*,投奔在国子监任司业的好友刘本善,等待时机谋职。这期间,施耐庵有机会到蓟州并游览翠屏山等地,可惜迄今尚未找到史料可以确证。

      “国舅坟”和“火烧店”

        蓟州(今蓟县)是中国古典名着《水浒》人物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。书中先后几十处提到蓟州,并有“病关索长街遇石秀”、“病关索大闹翠屏山”、“入云龙斗法破高廉”、“宋公明兵打蓟州城”等专门描述。

        《水浒》的主要人物公孙胜是蓟州人,石秀、杨雄、时迁都曾在这儿供职或居住过。在蓟县,至今流传着不少关于水浒人物的传说及附会的遗迹、遗址等。

        蓟县水浒人物传说主要流传在今翠屏湖南岸翠屏山周围的一些村庄,还有杨津庄镇小漫河村一带。这些故事都能自圆其说,不是《水浒》故事的重复。

        今蓟县五百户镇青池村北有一座“国舅坟”,传说里边埋着干国舅李三千。故老传闻云,李三千是国丈琐三的干儿子。他狗仗人势,抢男霸女,养着一口吃人的恶猪,残害百姓。石秀在蓟州城内卖肉,李三千派人捣乱,赊账不还,还私通官府,想致石秀于死地。石秀一怒之下杀了李三千。入殓时没有脑袋,琐三特意让人铸了个铜头随尸身下葬。

        五百户镇还有一个霍家店村,其得名传说与时迁有关。时迁因偷了皇帝的御玩金鸡,逃到蓟州避祸,住在富辛庄一家客店里。他专门劫富济贫,被劣绅告发。官府屡次捉时迁不着,便将店东和一些穷百姓拿到县衙治罪。时迁闻讯投案自首,救下店东和众百姓。官兵放火烧了客店,打这儿以后,富辛庄被称为“火烧店”,后来传成霍家店,一直叫到今天。

      翠屏山与潘巧云

        翠屏山位于蓟县城东南,苍翠如屏,故此得名。《水浒》中关于翠屏山的描述,使这里闻名遐迩。在翠屏山周围,流传着大量水浒人物的传说,如“石秀杀猪”、“杨雄杀妻”、“石秀除霸”、“时迁投衙”等。

        20世纪80年代末撰写《时迁外传》时,金振东曾遍访翠屏山周围的村庄,竟意外发现山脚下的十百户村(今属五百户镇)有潘姓大族。两位70多岁的潘姓老人曾介绍说:“老辈子的潘巧云就是我们村的,不过她不是水性杨花的人,那是写书的糟践人。”老人们还能讲出许多娓娓动听的水浒故事。

        在翠屏山东面火石沟中有一块巨石,上面留有两个妇女的脚印。人们说那是潘巧云上山时坠坡踩下的。当地出于忌讳,多少年来不许唱《翠屏山》这出戏。据传一次翠屏山天齐庙庙会时,请来的剧团唱起《翠屏山》,呼地一阵大风把戏台给刮倒了,人们说是犯了地名。

        《水浒传》中写翠屏山“尽是青草白杨,并无庵舍寺院。”山上的天齐庙建于何时今已无考。原正殿为三层楼阁,两侧有东西配殿。有诗咏天齐庙云:“冒寒曾到塞垣游,铁笛依依起戍楼。应有盛唐遗谱在,夜中三唱翠屏楼。”1938年,庙中道士因支持冀东暴动被日寇杀害。庙宇旋即烧毁,今仅存遗址及承露台。

        关于翠屏山的俗曲

        另据金振东介绍,水浒故事成书之前,即在民间流传,宋末画家龚开写有《宋江三十六人赞》,其中与翠屏山有关的杨雄、石秀,均在“三十六人”之列。
        《水浒》成书刊刻后,许多水浒人物故事以俗曲的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。有关蓟州翠屏山的俗曲,从数量上说仅次于“武松与潘金莲”故事。
        俗曲中所唱故事,多与《水浒》故事相仿佛,但唱本更会铺陈演绎,情节具体细腻,其间还涉及蓟州的一些景物和风土人情。俗曲的演唱,不仅使《水浒》中翠屏山的故事流布于市井野肆,也让蓟州的翠屏山因此闻名。

        “三打祝家庄”的地方

        杨雄大闹翠屏山杀死潘巧云后,与石秀、时迁等三人投奔梁山。路上因时迁偷鸡,遂引发了“三打祝家庄”,成为《水浒》中*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。今杨津庄镇是蓟县水浒故事流传的又一个中心,该镇的小漫河村,据说就是祝家庄的原型。

        金振东告诉记者,蓟县的水浒传说,很大一部分是从小说中附会来的。但即使这样,也总能讲出一些道道儿。比如说小漫河,其附近现在还有两个村,一个叫李家庄,一个叫扈家庄,与《水浒》中描绘的祝、李、扈“三村联防”格局差不多。

        20多年前金先生去小漫河考察采风时,老人们还告诉他:直到20世纪60年代,村里还保存有迷阵式的八卦街、护城河以及宋代留下的真武阁。可惜的是,这些在“文革”中全部被破坏掉了。但据说时至今日,外人初次到小漫河,仍很容易走迷路。

        此外,在今蓟县黄崖关外,还有武松打店的“快活林”、时迁的“跑马场”等遗迹。

      大扈驾庄与扈三娘的聚宝盆

            渔阳古城东南方向大约五十里的地方,这里有一个当年曾经四面绿水环绕、杨柳茂密苍翠、风光优雅秀美的富有传奇色彩的村庄,这就是大扈驾庄村。在大扈家庄村庄的正东边,与古老的辽运河隔河相望仅二里之遥的地方,是小扈驾庄村,两村之间以一座典雅而古老的石板桥相连接,往来不断。河东水西两个村庄的姓氏、家族辈分关系、风俗习惯大都相同。相传历史上这两个村庄原本一处,这就是古典名着《水浒传》里所描写的小有名气的扈家庄。
        当年,扈家庄的庄主扈太公是个财主,家资颇富,呼奴唤婢,并养着三百多名看家护院的庄客兵丁,与祝家庄、李家庄结成友好盟庄。三个村庄互为犄角之势,一旦遇有天灾、战事,就互相支援,互相救应。扈太公夫妇俩儿生得一儿一女,儿子取名叫作扈成,女儿取名叫作扈三娘。扈三娘从小就非常聪明伶俐,及至年龄稍长,更出落得亭亭玉立,楚楚动人。扈太公疼爱女儿,就托人为女儿寻师。扈三娘自幼拜师学艺,练就一身好武功。在她艺成离师之际,师傅把自己心爱的传家之宝———聚宝盆赠送给了她。扈三娘得宝爱不释手,宝物很少离身,慢慢的也就传了出去。美人、宝物、好武功,使得扈三娘的身价倍增,方圆十里百里远近闻名,没有不知道她的,人送绰号“一丈青”。
        后来,水泊梁山首领宋江,为了给弟兄报仇,为地方铲除一霸,三次出兵攻打祝家庄。战事紧急,为了支援盟友,扈家庄的老庄主扈太公便派女儿扈三娘带领众庄客,前往祝家庄助战。双方一交锋,扈三娘便以超群的武功,活捉了矮脚虎王英。扈三娘作为祝家的没过门儿的媳妇儿,为了同盟利益,一直参与着战场上的厮杀,后因失手被梁山勇将林冲所擒。扈家庄的少庄主扈成为了保全妹妹扈三娘的性命,暗中归顺了水泊梁山,并约定共同攻打祝家庄。然而,扈家庄并没有因归顺水泊梁山而幸免于难。祝家庄被攻破之后,梁山莽将黑旋风李逵不明就里,抡起双斧,不分青红皂白,见人就杀,从祝家庄一路杀奔扈家庄,把个扈成吓得“投马落荒而走,弃家逃命。”*的护庄女将一丈青扈三娘已被宋江派兵将押送上了水泊梁山,庄内之事一概不知。就在李逵即将冲进扈家内宅的混乱之际,扈三娘的贴身丫环抱着扈小姐的心爱宝物,慌忙从庄后的小门儿乘乱逃到庄外,以避战乱。独自一人,前不着村后不着店,于是,悲从心生,寻思着小姐被擒至今音信皆无,生死不明,自己又举目无亲,无处可投。慌不择路来到庄北的三角坑边,只见前有河水阻拦,后面庄上浓烟滚滚,火光冲天,追兵将至,知大事已去,便怀抱着聚宝盆一头扎进坑塘之中。顷刻之间,香消玉损,人盆俱沉。
        扈三娘被押送上山以后,就被迫与矮脚虎王英成了亲,无奈只得归顺了梁山但她一直挂念着扈家庄,惦记着自己的家人和她的宝贝聚宝盆。曾四次派心腹家人回庄打探,但每次都是空手而回。只探得扈家庄毁于战乱,满门涂炭,全庄已往南迁了数里,一分为二,成为现在的大扈家庄和小扈家庄。后来,在宋江三打大名府期间,扈三娘才有机会绕道来到扈家庄,亲自打探消息。得知庄破三天以后,庄北儿的三角坑里飘起过一具无名女尸,没人认领,聚宝盆却无人见过。于是,扈三娘连夜派人秘密打捞,但是慌乱之间,下水之人连坑底儿都没摸到,回报说是个没底儿坑,宝物也就无从捞起。相反,这个三角坑倒因此而多了个“没底儿坑”的名称,并且一直叫到现在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